創砥數位設計自 2015 年創立以來,深耕於數位影像設計產業,結合美術與科技,應用 AR、VR與 3D 互動開創全新的虛實娛樂體驗。創砥數位設計也是國內排名第三的 VTuber 璐洛洛 Ruroro 角色模型 3D 化的幕後推手之一。透過本篇專訪,映CG 將帶領讀者一窺創砥數位設計在虛擬網紅 VTuber 的開發經驗,以及 MSI Creator Z17 如何從眾筆電中脫穎而出,協助他們應付日常工作。
獨到的虛擬網紅 VTuber 開發經驗,為未來趨勢做好準備
創砥數位設計以娛樂產業為中心,在國際間推廣數位影像設計服務,也承接遊戲和影視特效類的工作,包含電影的綠幕或粒子特效、傳統的 AE、算圖工作,或是在引擎裡做粒子控制。目前主要以開發 VTuber 為前瞻,創砥數位設計設計執行長余學文表示,虛擬網紅在台灣大概有 七百多位,還算是小眾市場,但他認為虛擬網紅在未來會將會成為一種趨勢,更多的虛擬藝人、網紅都會開始出現在廣告、電視節目或代言之中。他舉例,日本三星找來絆愛 Kizuna AI 一起合作拍廣告就是最佳的案例。
目前由創砥數位設計經手的虛擬角色如璐洛洛 Ruroro,專門進行遊戲直播,在國內擁有超過十萬的粉絲訂閱;近期更是替比爾數位科技開發的企業勢 VTuber 碧兒,發布全台灣第一個原創 IP VTuber MV 動畫《碧然》。在開發與經營有許經驗的他們,也是透過創砥數位設計自己的 Soli 醬進行各種的技術與表演測試。執行長余學文說:「在製作虛擬網紅和一般角色模型其實有不少差異,一般的模型可能在 3ds Max、Maya 中製作,但虛擬網紅需要透過像 VirtualCast 或其它軟體進行直播,所以骨架上就要使用『VRM』系統,而非純粹的 FBX 格式。動畫與直播用的角色就這麼共用一套,因此要更加留意其模型面數,在動畫與品質之間取得最佳平衡。」此外,創砥數位設計除了在角色開發擁有豐富經驗之外,團隊更是能協助客戶針對特定市場進行市調與行銷包裝,協助引導虛擬網紅如何在市場上存活,像經紀人一般去輔助、引導藝人盡快嶄露頭角。
精準顯色,觸控式螢幕加速初期創作發想
談到 VTuber 的製作流程,資深設計師與模型組長柯怡彣表示,前期從角色的形象設計開始,了解需求之後,便會開始規劃如何製作角色模型;開始製作之後,會先評估製作軟體,3ds Max、Maya 以及 Blender 都是會使用到的。材質與貼圖上色的步驟,通常使用 Substance 3D Painter、Photoshop,或是 Clip Studio Paint、SAI,只要能夠在 3D 軟體呈現出美麗貼圖的軟體都是好的選擇。柯怡彣說:「由於現在的 VTuber 主要以 2D 動漫風格為主,所以客戶通常會要求成品跟設計圖要一模一樣,這就需要具備手繪功力的人去完成。」
有鑑於客戶對 VTuber 風格的要求,3D 貼圖的繪製工作就成為流程中一大關鍵。貼圖顏色能夠精準呈現,對設計師是相當重要的。柯怡彣說:「我在 MSI Creator Z17 上使用 Photoshop 繪製貼圖時,螢幕呈現的色準、亮度表現相當不錯,即便在戶外或陽光較強的地方,觀看上也都沒有問題。在正常光源下的觀看體驗也都很舒適,貼圖的色澤呈現相當準確。也因為它搭載超高畫質的 IPS 等級螢幕,能呈現精準的色彩且可視角很廣,以往要和組員討論製作內容時,都不太容易看清楚螢幕畫面,但是在 Creator Z17 上,從不同角度去看都不會有色差,是滿不錯的地方。」另外,MSI Creator Z17 採用 16:10 黃金比例的觸控螢幕,搭配專屬的 MSI Pen,很適合設計師進行初步的模型設計開發,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到一定程度的建模與雕塑作業,在前期設計發想時是蠻不錯的應用。
當外型通過客戶審核之後,接下來就是進行骨架的綁定,團隊會根據事前規劃以及客戶需要角色能做出什麼的表情、動作的需求,為角色綁定好合適的骨架,而 3D 製作階段大至上就告一個段落了。接下來就是輸出成 FBX 格式,透過 VRM 官方寫給 Unity 的 SDK 導入 Unity 進行製作。因為最後會在 VirtualCast、VSeeface 等支援 VRM 格式的軟體做表演,所以還會需要進行,骨架重新連結、指定材質球、碰撞器等作業。設定完成後,就可以先在 Unity 裡面測試,完成後就輸出成 VRM 格式進行上機測試、最後的修正。成品就是大家看到的 VTuber。
以我們的虛擬網紅製程來說,MSI Creator Z17 可說是暢通無阻。從建模到進入遊戲引擎測試。一條龍操作可說是綽綽有餘。
by 創砥數位設計設計執行長 余學文
高記憶體承載力突破創作極限
MSI Creator Z17 纖薄輕巧,在僅僅 2.45 公斤、輕薄的外觀設計下,創作者可以單手攜持筆電,輕鬆在不同工作環境下移動。長達九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更是讓創作不間斷。在如此纖薄機身中卻承載著優越的效能,搭配 NVIDIA® GeForce RTX™ 3080 Ti 顯示卡,16 GB 的繪圖記憶體,就算是運算粒子特效或是繪製 8K 大的貼圖也都都順暢無阻,對於看重顯卡效能的創砥數位設計來說,這無疑有助於創作進行,資深設計師柯怡彣解釋:「數位創作者在硬體規格上,除了顯示卡效能,也非常吃重 CPU 的高時脈與多核心數,這台 MSI Creator Z17 規格上非常適合我們的工作需求,能夠在遊戲引擎跑得順暢,讓創作流程更加快速。」尤其在疫情之後,筆電的使用量變高,攜帶筆電往返於家中和公司,變得不再是一個令人感到負擔的困擾。唯一稍嫌不足的地方是 USB 3.2 Gen2 Type-A 的數量,如果需要同時外接滑鼠、隨身碟等裝置的話,就需要再外接擴充器。
在 3D 雕塑的部分,Creator Z17 也方便直接透過 MSI Pen 在螢幕上操作,搭配強大的規格,能快速做出原型與團隊或客戶討論,即時在螢幕上修整,快速達成共識。對於專案進行的效率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。
by 創砥數位設計設計執行長 余學文
通常在畫貼圖的時候,因為像素較高,顏色與圖層堆疊很多的時候,容易遇到負載不足的問題,而這次測試的 MSI Creator Z17 搭載 DDR5-4800 64GB 記憶體,讓我在繪製上就可以向上挑戰極限,繪製更多細節的圖。
by 創砥數位設計資深設計師 柯怡彣
推薦原因
MSI Creator Z17 強大的處理器及顯卡規格與充足的記憶體,幫助創作者不必面對記憶體不足而卡頓的尷尬狀況。輕薄好攜帶的俐落外型、長效的電池續航力,搭配觸控螢幕與手寫筆,可以面對各種工作環境,可說是滿足了現代創作者的必須需求。
處理器 | 第 12 代 Intel® Core™ i9-12900H |
顯示卡 | NVIDIA® GeForce RTX™ 3080 Ti 筆記型電腦GPU 16GB GDDR6 |
螢幕 | 17" QHD+ (2560 x 1600), IPS-Level 觸控螢幕,獨家支援MSI Pen |
I/O 連接埠 | 1x Type-C (USB / DP / Thunderbolt™ 4) 支援 PD 充電 1x Type-C (USB / DP / Thunderbolt™ 4) 1x Type-A USB3.2 Gen2 1x SD 高速讀卡槽 1x (8K @ 60Hz / 4K @ 120Hz) HDMI |
記憶體 | DDR5-4800 64GB (32GB*2) |
固態硬碟 | TB NVMe PCIe SSD |
散熱器 | MSI獨家Cooler Boost Trinity+散熱模組採用三散熱風扇+5根散熱導管設計 |
電池 | 4-Cell 90 Battery (Whr) |
電源變壓器 | 240W Slim adapter |
文章由映 CG 所有,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。